每一种东西都有自己的文化,今天我们来谈谈公共厕所文化史!
有句俗话,叫做“占着茅坑不拉屎”。“茅坑”是一种“过去时”用语,是供人方便的地方。地面挖一土坑,美其名曰“茅坑”,上面用竹木搭建,辅以茅草遮风挡雨,防羞避嫌,如一矮房,称之为“茅房”。
茅房”多少有一些公用色彩,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大陆许多农村“茅房”也没有。在家里,大人小孩、男女老少的方便问题,是“男女有别”。夜晚,马桶供一家人共同使用;白天,马桶就成了女性的专用便具。女的要方便,有马桶在室内一角侍候,如马桶修理或晾晒,女性很有可能因急需方便而串东家走西家,问一声“家里有客吗?用一下马桶”,若获得不方便的回应,还得尴尬地寻找另一家。
一个大男人要方便,大白天不太可能在屋里上马桶,大便时就在与猪圈相通的小粪缸上。男人的尴尬在于大便时,猪圈内的猪也引起条件反射,猪尿四溅,引得一屁股骚的男性产生立即宰了猪的想法都有。那时,大都老弟兄几个同住一个门里,前后几进房子,单门独院的极少,进进出出穿堂而过的人很多。女性们看到男性解手时的窘相大都视而不见,习以为常。
那个年代,农村里住房很挤,使用厕所或卫生间这样的词汇很有一种陌生感。对于马桶,农村中有许多说法,比如,遇到结婚、乔迁等家庭大事,马桶都是一“马”当先,其重要性决不亚于柴米油盐。特殊的年代,造就了人们的特殊生活习惯,像上厕所这样的事情,根本没有什么情调和乐趣可言,“嘴上都顾不了,哪里还顾得上拉呢?”
落实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,靠种田养活自己的农村人解决了温饱问题,厕所也逐渐搬上了议事日程。他们从找个地方挂块芦席、垒个墙,隔断视线开始,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,农村“楼上楼下、电灯电话”成为现实,家用马桶越来越少,取而代之的都是在建房时都设计了与城里人一样卫生、漂亮的卫生间。笔者农村生长的,曾怀疑古人读书不放过“三上”(马上、枕上、厕上),现在,许多农村人已经在享受厕上阅读的乐趣了。
农村家庭也有了卫生间,是农村经济发展、农民致富的一个亮点,从这个不雅的话题上,切实地展示了我国农村文明进步的巨变历程。新中国成立60年来,农村发展走了一些弯路,但最终,农村和农民没有拉下祖国突飞猛进的后腿,同样触摸到了前进的脉搏,感受到了兴奋的热血。